Loading…
  • 案例一:培育、弘扬“工匠精神”扎实有效


  案例一:培育、弘扬“工匠精神”扎实有效
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,必须坚持“德”“能”两条路,而“工匠精神”就是这两方面的高度统一。进行“工匠精神”的培育,并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,必然会给职业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。 培育和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是一个抓手和载体,也是一个高效的切入点,能增强技能人才的光荣感和责任感,真正营造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,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,形成“崇尚一技之长、不唯学历凭能力”的社会风气,树立起对职业敬畏、对工作执着、对产品负责的态度。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,专心专注钻研技能,努力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。
学校在培育“工匠精神”采取了以下措施:
1.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
我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,注重“工匠精神”的培育,将“工匠精神”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。其次,社会和家庭转变“重学历、轻能力”的教育观念,肯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,摆脱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影响。只有将知识的传授、技能培养与“工匠精神”培养融为一体,不仅使学生有一技之长,还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牢固的职业信念。学校组织了校本教材—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》的通读活动,在此基础上,开展了主题班会、演讲、征文比赛系列活动,组织了寻找当地工匠的活动。
2. 弘扬“工匠精神”的校园文化
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,才够使中职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。将工匠精神培育成职业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,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。因此,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以“工匠精神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,以校园文化为引领,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,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、行动上来。校园每个角落都设有诠释“工匠精神”的宣传板块,对学生起到了“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”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。
3. 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
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,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,专业技能,但不可能成为一位大国工匠。平时授课注重对学生“工匠精神”观念的注入,使学生以高标准,严要求对待学习、工作,以一种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、对待职业。
4.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
教师问题是职业教育较突出的问题,一方面双师型的教师匮乏,另一方面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刚毕业的大学生,缺少企业的实战经验,因此,不能很好地对口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难谈及工匠精神。解决师资问题,应从两方面入手:一是拓宽人才来源渠道,从企业聘请优秀的员工来中职任教。二是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,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。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,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,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,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“工匠精神”。组织教师研发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教材,促进师生共同发展。

 点击浏览下一页

 点击浏览下一页

点击浏览下一页 

 


网站首页 - 本站留言 - 网站地图 - 友情链接 - RSS订阅
Copyright © 2009-2012 JdzJdgc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赣ICP备10000956号